:::
:::

先釐清轉型目標 完善企業內部溝通

朝向智慧製造前進:旭陽精機的數位轉型之路

臺灣工具機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亞洲通用型及泛用型機械零組件的生產供應中樞,結合國內的資通訊先進技術,站穩少量多樣且極具彈性、客製化等優勢。然而,近年來先後面臨中美貿易戰、全球疫情升溫和原物料波動的連續衝擊下,對許多中小企業造成嚴峻挑戰,數位轉型更加刻不容緩。疫情期間,旭陽精機積極規劃數轉藍圖,從提升訂單準交率和加快物流速度下手,藉此提升企業競爭力,一路走來也累積許多數位轉型經驗談,對業界極具參考價值。

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 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偌大的廠房傳出機器規律的運轉聲,天花板橫掛「安全第一」的醒目標語。旭陽精機生產部長詹昇峰指著堆在地上的刀塔打趣地說:「機械產品就是隨便放看起來像垃圾,組起來要價不斐。」詹昇峰機械科出身,在公司資歷長達二十年,一路從裝配線主管到生產部長,大小事都要經手,舉凡裝配、加工都在他的管轄之內。

談起工具機產業,詹昇峰很有心得,「這是吃不飽、餓不死的行業,不像電子業可能特定時間需求旺盛,很快看到成果。工具機是慢工出細活,臺灣什麼都做,觀念和技術傳承來自日本跟德國,每個細節都很重視。」然而,穩紮穩打的步伐在十幾年前遇上中國紅色供應鏈,顛覆傳統運作模式,也對臺灣工具機產業造成不少衝擊,「中國不走這套,他們一臺機器只用兩年,製造同一個零件,大量生產批發,兩年後產品翻新,這臺機器就不要了。」

▲旭陽國際精機為臺灣刀塔製造大廠。

面臨對岸強勢低價競爭,臺灣必須提升品質應戰,從產品的履歷資料、精細程度,到售後服務與查修,必須建立一套制度化系統。以過去的經營方式,一臺機器少說三十到上百種零件,數位化需求隨之浮現。詹昇峰說:「曾經遇過日本客戶來要一個零件的資料,我們回去翻,很多都是手寫在本子上,這個東西根本交不出去,太缺乏公信力。所以公司一開始數位化是想先建立資料庫,至少方便查找零件。」

軟體怎麼導?陣痛期的啟示

2005年,為因應訂單選配需求提高,以及追蹤進貨單據和金額,旭陽決定邁出數位轉型第一步,導入ERP軟體及廠區生產追蹤系統。原先期待整合訂單、採購、生產、庫存和財務等作業,串接前後單據資料,以及讓客戶準確掌握進度。孰料看似簡單的軟體導入,卻帶來一段為期不短的陣痛期。「我們第一次導入ERP蠻慘的,那時候沒人可以問,也沒有導師指點。最可怕的是月底廠商要領錢,可是我一張單子都打不出來,人家都在門口等,你只好把那些手寫單據一張張拼起來。」詹昇峰苦笑稱,最後的結果是員工不適應、老闆不開心,ERP還是跑不出來,於是進行系統健診,列出「十大症狀」。

事實上,陣痛期多是人為習慣所致。過去系統根據公司流程建置,可是ERP不能客製化,剛開始建置資料庫亦不完整,「公司第一次操作ERP,主導的是生產跟研發部門,我們也沒有想到其他部門的狀況,根據自己角度使用。但跑出來的結果不對就是不對。」為此,決定大刀闊斧進行內部流程改造,並交由財務部門主導,總算出現轉機。他指出關鍵,「單據的打法要改變,不能讓系統遷就你。一開始我們每個月異常單據一大疊,然後慢慢減少,中間經歷了三、四年的時間。」

旭陽精機生產部長詹昇峰推動數位轉型經驗豐富。

「遷就系統」除了改變單據習慣,還包括程序精簡。製造業產品與零售業不同,精細度易受生產流程的溫度或材料變化影響,稍有誤差便要退回。詹昇峰表示,「我們的產品會會進進出出,可能要返修再回來。以前要重新跑流程跑好幾關,現在改變制度,先報廢,帳掛在廠商那裡,檢驗合格再買回來。」於此同時,廠區生產追蹤系統也有問題。原來的用意是在工廠前方架設電子看板,每一條生產線的單位狀況能夠一目瞭然,方便客戶查詢訂單。可惜當時配套措施未完全,員工也不見得按時打單,導致看板顯示的生產狀況失準。

回顧當年的數轉之路,詹昇峰認為主要癥結在於大方向不清楚。「我們一開始導入太多東西,忘了主要目的。製造業畢竟以生產為主,每個月都要追訂單趕進度,一忙起來大家還是回到舊有工作模式,沒辦法顧到配合系統key單。」

話雖如此,這次的經驗仍然有寶貴收穫。電子出缺勤系統成功改變過去紙本打卡模式,讓員工相當有感。有了前面導入ERP經驗,現在公司內部討論數轉方案下一步時,同仁們能具體地指出問題所在,並設想初步的解決方案。「像倉庫報表,本來準確率只有五成,後來從庫存盤點重新開始,慢慢準確率提升到八成。所以我覺得要先跟員工事先溝通,弄清楚方向,有共識後再讓他們去試那些軟體。」

國際情勢嚴峻 工具機趁勢開路

近年國際情勢波動不斷,2019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疫情爆發,今年原物料和物流成本上漲,幾乎沒有一刻消停。詹昇峰坦言對工具機業者是很大的考驗,「中美貿易戰開打後,訂單慢慢下滑,我們讓外籍員工先回菲律賓,沒想到他們要回來時剛好遇到疫情,後來訂單爆炸時變成缺工。今年移工要入境時,臺灣疫情拉警報,政府限制外國人進來。」除了缺工缺料,還飽受塞港和缺櫃所苦,就算滿手訂單,前途卻充滿變數。

旭陽決定化危機為轉機,加入「N世代學苑潛力企業共學班」,趁勢規劃數位轉型藍圖。公司明白數轉之路道漫長,必須擬定各階段任務,朝向自動化生產的終極目標前進。參加共學班的出發點是加快物流速度,目前儲藏空間分散在廠區四周,不集中的結果造成加工課和裝配單位員工負擔,也提高時間成本。詹昇峰補充道:「倉儲沒有立體化和自動化,會常發生有帳無料的狀況。比方說系統顯示有庫存,去的時候是空的。簡單的可以馬上打電話叫貨,最恐怖的是期貨必須要從日本來,等45天,那這一張訂單就倒霉了。」

於是他從國外找倉儲,並在共學班數位應用業師歐俋伶(以下簡稱歐媽)引導下,規劃倉儲物料管理流程。從ERP採購單及進貨單開始,廠商進料貼條碼、上tag,接下來收料入庫,進行儲位管理,讓缺料得以快速核算並呈現在電子看板。「倉庫物料本來就有一定邏輯,自動倉儲這部分先和ERP分開,不要兩個互相打。再請歐媽來協助軟硬體整合。」如此一來,便能減少製造加工前的前置浪費,並建立公司儲位編碼原則。即使是新進人員依然能快速揀料,讓基層工作有效率,「以前拿三個物件要跑三個地方,現在只要掃條碼就會送到面前來,對公司年長的員工來說也比較輕鬆。」

近年工具機產業面臨眾多挑戰,旭陽加快數位化腳步。

自2017年起,政府執行5+2產業創新政策,將智慧機械作為重點產業,要推動臺灣機械業數位轉型和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旭陽也將加工生產線自動化作為下一階段目標,期待有效解決缺工問題。詹昇峰表示,目前工具機業同行的自動化幾乎是整廠設備更新,開銷至少千萬,「我們也還在思考,到底要用舊機器去升級,加上機器手臂呢?還是直接換新機器?這牽涉的調整很複雜,金額也很龐大。」他強調公司自動化目的並非減少人力,而是讓重複性高且單調的工作由機器取代,讓人力進行程式編輯等靈活度高的工作。

數位轉型秘訣 內部溝通先做好

透過N世代學苑共學班參訪不同企業,帶來新的刺激與啟發。詹昇峰說:「去不同公司參訪對我來說很衝擊,看到人家的生產速度和管理效率,是我們之前沒辦法想像的。還有就是以前做數位轉型是單打獨鬥,現在有很多人可以討論。」

他對數位轉型的內部溝通問題很有心得,看過許多傳統產業,都是老闆認為轉型很重要,就隨性導入一個工具,可惜底下員工都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有什麼好處。他直言:「內部溝通最重要,先搞清楚轉型目的,不要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如果公司連數轉目標都不能確定,還不如維持現狀。」工具機產業講究老師傅的手感與參數經驗,更應想辦法結合數位與經驗傳承,「我們之前導入加工製造軟體,但老師傅不想用,覺得挑戰他的專業,他會沒工作,後來經過一番溝通才解決。」詹昇峰以自身經驗為例,建議企業導入新軟體前可以先拋出目標,透過內部員工溝通協調,有了初步方向再請專家顧問策劃藍圖。

外部環境一直在變,公司內部也跟著改變。旭陽精機團隊一路從摸索、挫敗到展現成果,始終沒有停下數位轉型的腳步。十幾年來不變初心,未來也將繼續朝向智慧製造的道路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