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碳永續「碳捕捉」不僅為化工廠減碳,還能做成清洗劑
新創成立初期最需要驗證場域,穩碳永續藉由與化學原料廠新日化合作,迅速調整研發方向,利用溫室氣體微反應器吸附煙囪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預估可減少新日化5~10%煙囪的碳排放量,吸收溫室氣體後的吸收液還能再利用做成洗衣精,洗滌劑,未來亦將帶動更多化工業者加入減碳行列。
一年的討論與研發,減碳方案才定調
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各大企業紛紛提出自己的減碳承諾,對於清潔、洗沐品牌來說,光是使用天然原料已經不夠,還要設法對生產出來的產品負責、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節能減碳才行。身為化工上游原料廠的新日化,希望在品牌客戶提出要求前先做好準備,談到與新創穩碳的合作,新日化總經理張子亮說:「當初知道它是直接減少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我們就對這個技術非常有興趣。」
穩碳的大股東”亙祥實業”與”新日化”往來已經十幾年,憑藉著多年合作情誼所建立的互信基礎,新日化很快就清理出一塊場域,從小型機台開始,提供穩碳做前期試驗。
起初,穩碳想要用養藻的方式解決,但經過兩、三次討論後卻發現,「養藻占地要一、兩公頃以上,但吸碳效益不利於商業化」,穩碳負責人鍾宛真說:「工業區土地寸土寸金,我們甚至想過在屋頂上養藻。」就這樣研究、討論了一年,直到穩碳另外引進新的吸碳技術,配合新日化設計出一部吸碳機器連接煙囪,接收燃燒天然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才為減碳方案定調。
「新創公司並沒有什麼一開始就知道那樣是對的,都是在雙方來來回回的討論當中,才激盪出新的想法跟火花。」鍾宛真表示,新日化除了提供場地,工程師也以多年來的經驗提出許多建議,雙方針對機器的設定與調校,激盪出許多火花。
由於新日化的原料已經全部採用天然原料萃取,製程的碳排主要來自鍋爐燃燒造成的二氧化碳,在採用穩碳的溫室氣體微反應器後,減碳量約估計可達總碳排量的10%。張子亮期待,能持續改善技術與機器,增加減碳量,「這個目標達成以後,我們會推動到其他的製程,希望在2027年,也就是五年內能夠減碳到40%-50%,並將效益傳達給相關產業或關係企業。」
新日化的過往製程中的鍋爐燃燒易造成二氧化碳排放
中小企業減碳問題多,提供單一窗口對接
不像財團有充分的資金可進行大規模投入,僅求得到符合預期的減碳效益,張子亮認為,每個產業的排碳方式和內容都不太一樣,不同產業要如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中小企業首先要克服的問題。其次是碳權、碳交易等相關法規,因為歐洲也還不是很明確,所以臺灣的中小企業不僅不知道該如何遵循,資訊取得也往往較不充足,因此他也希望臺灣政府能提供更多配套措施。
這次透過資策會得知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中小企業接班傳承數位成長計畫」,張子亮認為,對企業最大的協助在於,遇到法規面的問題時,可以清楚知道由誰來對接或如何遵循。同時,透過這個平台獲得政府資源輔導,也讓新日化與穩碳的技術應用得以進一步優化。
除了二氧化碳的吸附減量以外,在這次的減碳方案中,利用偏鹼性的物質來吸附偏酸性的二氧化碳,使用後正好可以成為洗衣精的原料之一。張子亮指出,「洗衣精裡含有二氧化碳回收後再利用的原料,雖然不是一項新的技術,卻是一個全新的觀念。」不但符合消費者認知中的產品趨勢,也為新日化帶來雙向的效益。
穩碳提出利用偏鹼性的物質來吸附偏酸性的二氧化碳,並可循環利用至洗衣精中
協助化工業邁向減碳永續未來
「大企業可以用砸錢解決,但中小企業一定要彈性變化不同的策略和方案。」鍾宛真指出,亙祥實業在化工界經營超過30年,看到供應商在這股ESG潮流中處於惶恐的狀態,於是決定成立穩碳永續,目的在於協助臺灣的化工廠、石化廠、金屬加工廠一起邁向節能減碳、循環永續的未來。藉由與新日化合作,雙方找到中小企業負擔得起的減碳方案,「對這塊土地、對後世、對地球都有貢獻,這是一種大家共贏的狀態。」
有了新日化提供場域練兵,在專案結束並完成最後調整後,穩碳將開始進行大規模生產,初期將鎖定化工業,「畢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領域,但是也不會放棄養藻。」鍾宛真肯定地說。
因為有母企業的資源挹注,還有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穩碳創立的過程十分順利。然而,不管是歐盟碳邊境稅或國內相關法規都還不明確,鍾宛真自己也去上了好幾堂課,但只能獲得大概的輪廓,對於實際該如何計算還是不太清楚。其次是政府的態度及方向,鍾宛真指出,以新創來說,比較擔心的都是創業的方向與政府或大環境不一致,特別是ESG與政府政策有很大的關聯,因此中小企業特別需要有人輔導,或告知應該如何去做,或者有什麼補助計畫,讓他們可以登上國際舞台,與其他競爭對手一較長短。
「我覺得我們很幸運,可以透過資策會知道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有這樣的輔導方案,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鍾宛真建議,未來可透過工業區或產業公會等不同管道或舉辦座談會,將資訊加以推廣,讓更多中小企業能獲得所需的資源與協助。
因為中小及企業企業署計畫,穩碳得以在新日化場域驗證減碳解決方案
先有共同願景,才能堅持有成果
減碳已成為全球重要議題,不少企業或新創紛紛加入戰場,搶攻淨零碳排的商機。對此,鍾宛真樂觀其成,「大家有各自的技術,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方案,我覺得這樣很好,百家爭鳴的時代才會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跟想法。」只是目前大家都處於摸索的階段,要等到國際準則訂定出來之後,才能清楚自己走的方向是否正確。
在場域實證的部分,鍾宛真認為,新創的前幾個案子免不了要來回修正與磨合,「除了雙方要有一定的互信基礎,對於減碳要有堅持下去的願景,否則會很難推動。」特別是新創初期面對財務壓力,可能會急於獲利,但如果一直以這個觀念跟想法在進行,有時候業務反而較難拓展。
「我一直認為,我們都是在做與人相關的事業,所以我向來很看重人跟人之間的互信。」以穩碳團隊來說,鍾宛真專長在財務、行銷及策略整合,其他成員有技術、工程、工業等不同專業背景,但大家抱持著同樣的願景——要協助產業邁向永續經營。未來,穩碳仍將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至於是否發展其他項目的回收,端看人力與資金,以及能夠找到什麼樣的資源。就像最初找到新日化,就是奠基在對彼此的了解與互信基礎上,擁有共同的目標與願景,所以在來回修正了一年多之後仍能堅持。
新日化落實綠色永續經營的理念,除了內部減碳,所有產品也都朝著環保再利用、再回收的方式發展。目前,許多知名清潔、洗沐品牌都是新日化的客戶,張子亮指出,客戶都會要求上游原料能夠有ESG、環保、碳排等作法,「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夠比他們要求更早完成,當客戶詢問環保及碳排的狀態如何?如果都能做到,生意的商機就會越來越多。」
因為有了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計畫協助,讓新日化的減碳得以做得更完善。張子亮期待這項計畫能持續大力推廣,讓更多中小企業知道有這樣的平台可以利用,使環保減碳的理念加速進行。
藉由雙方合作共同進行企業減碳新解方研發及落實永續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