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林運算將老師傅的經驗數據化,製程管理不再憑感覺

以前皇鎰製程管理都是憑感覺,但現在透過GoodLinker企業雲端戰情室就能掌握生產狀況,並且把生產參數變成有效的數據。由專業人才設定更好的生產條件,提供客戶更好的品質,讓製程管理有憑有據。

數位轉型將公司帶向新境界

一般企業在業績大好的時候,只能埋頭拚命趕訂單,根本沒時間思考什麼體質改善、轉型升級的問題,可是鋁材表面處理大廠皇鎰總經理李信憶在參加N世代學苑共學班之後,觀念卻整個大翻轉,「原來自己可以把公司帶到不一樣的境界,不再是老闆一人說了算」。

疫情期間,客戶重覆下單讓皇鎰面臨產能不足及爆倉的壓力,李信憶透過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轉型專案,在顧問智炬科技總經理歐俋伶的協助下,從精實倉儲改善著手再搭配數位工具導入產線報工系統、生產流程的資訊化及看板的數據呈現,解決爆倉問題,做到精實管理。中期目標則是進階到數位優化,透過機聯網打造計畫式生產平台,利用電腦排程、庫存線上即時查詢等功能,解決缺工、老師傅經驗傳承的問題。

李信憶說,以往製程都是根據老師傅的經驗調整,一旦發生問題,由資深工作人員提出解釋。就算問題解決,但同樣的狀況還是會重複發生。透過這次「中小企業接班傳承數位成長」計畫,希望利用數據分析,找出究竟是哪些參數影響製程,以真實數據解釋問題發生原因,為客戶提供更不一樣的價值。

皇鎰為專營各式鋁材表面處理之專業廠商

運用電力監測管理品質

皇鎰成立於1980年,不僅扎根於陽極處理更率先從義大利引進高壓放電粉體塗裝設備(全世界第六套、全亞洲第一套)將粉體塗裝木紋轉印帶入臺灣鋁產業鏈;累積超過40年的技術優勢,更讓它居於業界領先的地位,客戶涵蓋鋁門窗、自行車、家具等國內外一線品牌。

在鋁材表面處理中,陽極處理是於電解槽中,將鋁工件置於陽極,施加一定電壓,藉電化學方法促使工件表面形成附著良好的氧化層,簡單來說它利用電化學的原理在鋁材的表面生成有毛細孔的金屬皮膜,將金屬鹽色料填入孔中再加以封閉,就像表面多了一層保護膜。陽極處理技術一直以來都是皇鎰的優勢,今年李信憶好不容易請了一位電氣化學碩士來做製程優化,但他來了以後卻告訴大家一件事,「你公司的數字沒有參考價值,太多人為因素」。「所以我們希望能提供他精準的數字,根據他的專業,可以為我們設定更好的條件,我們不要過度生產,但是我們要維持品質。」李信憶期待地說。

這次與谷林運算合作,皇鎰先從最小的一條示範線做起,透過設備聯網及雲端戰情室,掌握即時生產數據。特別的是,陽極處理要將鋁件放入電解槽置於陽極,利用電壓和電流讓表面形成一層含有鋁成分的氧化皮膜層,谷林運算總經理馮輝譯指出,「以往客戶做電力監控都是為了節能減碳,皇鎰算是第一個運用在陽極處理技術上來提高品質降低不必要的浪費,進而降低碳排放。」其中要掌握產品加工實際的電壓、電流,數據監控必須更加精準、快速。

然而,皇鎰工廠比較傳統,一些舊設備在資料轉出時遇到不少挑戰。谷林運算業務經理郭恩豪表示,除了和設備廠商討論,雙方團隊也和工程師不斷交流,針對數據誤差進行調整,「每一次開會都進步一點點,到目前所看到的看板及數據變得比較精確。透過這數據,皇鎰可以精進產品品質,產能也能有所提升。」

雙方團隊針對數據儀表內容進行分析討論

提升良率不再憑「感覺」

1991年進入皇鎰從基層做起,擁有32年資歷的副廠長黃榮富說,以前老師傅經驗都在腦海裡,但不見得都懂得如何傳授經驗,「不會教的就用罵的,所以罵到後來人都跑了。」現在有了數據做支撐,同時在製程方面建立標準化流程,不必全靠老師傅的經驗。「以我這個舊時代的老師傅來講,其實一路走來是滿辛苦的。」黃榮富坦言,以前都是憑經驗、憑感覺,但客戶的要求變高,從有一點點瑕疵還可以,到現在完全不能接受,大家一起上完課之後才知道,「要有數據的支撐,才可以讓公司走得更長久。」

皇鎰特助林一醇則表示,以往都要等到成品做好,發現瑕疵再進行二次加工。雖然補救後的成果看起來一樣,但如果在生產過程中能提早發現,就不必花兩次工,還可以省下許多包括耗能在內的無形成本。而不良率降低,稼動率自然提升。

數位轉型,團隊先行

看著從皇鎰第一年參與N世代計畫到現在的轉變,歐俋伶說:「以前製程管理都是憑感覺,但現在有了數據做底氣之後,同仁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因應的態度變得不一樣了,他會去找到它的歸因和改善方法,有憑有據。」針對皇鎰的未來發展,李信憶心中有個藍圖——對內培訓人才,數位轉型提供客戶最多資訊,尋求產業結盟共創價值。「所有的轉型都必須先有團隊,我們很相信『數位轉型,團隊先行』,所以在未來的三到五年,除了原本的投資計畫,也會把重點放在未來的人才培訓。」

為了提升公司的競爭力,皇鎰內部老中青三代都很努力,李信憶最近更翻修了辦公室、廠房和宿舍,希望藉由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讓新的人才進得來,讓舊的人才留下來」。

這次與谷林運算的合作計畫,李信憶說,中小企業沒那麼多資源,只能從最小的產線開始做起,如果有效再逐段進行,擴展到全場數據都能透明化,最終希望讓客戶可以清楚知道皇鎰的產能狀況、交期及吞吐量,達到產銷平衡。

皇鎰在N世代計畫的協助下有系統性建立接班團隊

尋找共創價值的策略夥伴

過去接單都靠交情,與客戶交情好就能趕工,但走入資訊透明化的時代,李信憶認為要用數據說話,採取計畫性生產。儘管業界對他的產銷平衡計畫有不少唱衰的聲音,認為皇鎰以一個加工廠,要向上整合規模大五倍、十倍的客戶,根本不可能,但李信憶很清楚鋁表面處理這一行是必要的存在。

「因為臺灣沒有一張訂單可以大到支持一條龍的設備投資。」以皇鎰的產能,如果客戶想在臺灣做到一條龍服務,可能需要擴大數倍的投資。在自行車產出最大值的時候,皇鎰一個月可以加工幾百萬個輪圈,意謂著客戶必須做出百多萬台自行車才行。

雖然過去產能一直滿載,但為了因應市場的快速變化,李信憶希望能尋找共創價值的策略聯盟夥伴,將整個供應鏈當成同一間公司的角度去經營。這幾年,皇鎰不只自己轉型,也拉著客戶一起轉型,就是希望能透過數據管理共創價值,尋求產業鏈共贏。

共創新模式幫助企業品質提升

連續三年參與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計畫,馮輝譯認為「企業出題,新創解題」的方式,由企業提出現在的痛點,讓新創知道不同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提出解決方案,對共創雙方都帶來不少收穫。

過去五年來專注在智慧製造領域,谷林運算有八成客戶都是中小企業。近兩年搭上ESG及AI議題,企業愈來愈重視現場管理的視覺化,谷林運算透過雲端訂閱制服務,降低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門檻。這次與皇鎰合作,將電力管理與產品品質結合,未來可作為典範案例應用在類似產業,將幫助更多中小企業進行品質提升,實現數位轉型同時也提升企業競爭力。

「企業出題,新創解題」幫助皇鎰完成數位轉型重要的階段性任務

:::